在前不久结束的2025年高考期间,一支由2000余名出租车司机组成的爱心车队为广大考生提供了免费的接送服务,这场用专业与热情成就的兰州市“高考直通车”志愿服务活动给许多考生和家长带来了温暖,是兰州市文明建设中又一次成功的团队大作战。
2000辆出租车组成的高考爱心车队,不过是兰州76万志愿者1000万小时服务的缩影。当兰马志愿者的热情打动了众多参赛选手的心,当“保护母亲河”的队伍活跃在黄河岸边,这些志愿场景早已超越公益本身——它们是城市文明的活体标本,揭示着一个真相:志愿服务的密度,正是丈量城市温度的精神标尺。
在兰州,5000多个志愿服务岗/站像毛细血管,让陌生人在旧衣捐赠、楼栋帮扶甚至是心灵交流中建立连接,在充满了善意与暖意的志愿服务活动中,城市有了会呼吸的文明脉络。
1000万小时的服务时长,最终沉淀为城市的精神海拔。它证明:当政府、社工、市民拧成志愿合力,钢筋水泥的都市也能生长出柔软的人文根系。那些穿红马甲的身影,正在用最朴素的行动告诉我们:文明从不是冰冷的指标,而是千万双手伸出去时,共同托举的温暖天际线。
作者:立尔,初审:王萌,复审:王萌,审签:祁永礼
稿源:中国兰州网 编辑:王萌